銘途足球俱樂部在培訓 AED 急救 受訪者供圖
文 / 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蘇荇 魏超然 ( 除署名外)
北京時間 6 月 13 日,歐洲杯小組賽丹麥與芬蘭之戰中,丹麥球星埃里克森突然失去意識倒地,52 秒,場邊醫務人員攜帶 AED(自動體外除顫儀)設備抵達,1 分 36 秒,醫務人員進行自動除顫,挽救了埃里克森的生命。
足球賽場上此類心跳驟停的意外并不少見,2003 年聯合會杯半決賽,28 歲的喀麥隆中場維維安 · 福猝死事件一度震驚全球,2015 年 29 歲的青島海牛隊外援戈基奇在某次訓練后突然休克猝死。如果時光能夠倒流,倘若當時他們身邊也有 AED,情況會否不同?
醫學研究顯示,心跳驟停發生后在 1 分鐘內使用 AED,患者的存活率高達 90%,因此 AED 這臺小小的機器也被稱為 " 急救神器 "。在廣州的運動場館里,這個急救神器的普及情況如何,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。
記者走訪
體育場館 AED 配置比例低
公共場所配備 AED 的話題,在近幾年已備受關注。廣州不少運動場館的配備意識有所提升,但總體而言,普及率依然偏低。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走訪調查了廣州多家室內和室外體育運動場所,發現絕大多數場館并未配備 AED,特別是民營的中小場館。
廣東奧體中心是我省重要的大型公共體育場館。根據廣東省體育局的要求,廣東奧體中心從 2018 年起陸續在三大場館游泳館、體育場、網球中心配備了 AED。奧體網球中心的 AED 就放在前臺非常顯眼的位置,擺放在一起的還有急救藥箱。廣東奧體網球中心主任黃獻軍告訴記者,中心還專門針對前臺工作人員、值班人員以及賽事參與人員,培訓 AED 的使用辦法。
在二沙島體育公園,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發現,目前公園一共配備了三臺 AED。一臺放在足球場門口,即將落成的黨群驛站也矗立了顯眼的 AED 裝置外殼。在驛站落成前,機器暫時存在管理處,管理處內另外還配備了一臺。公園負責人馮昕告訴記者,這三臺 AED 一臺由公園自行購買,兩臺由萬行公益基金會捐贈。即將落成的黨群驛站也將以普及全民心肺復蘇術為主題,由廣東省醫療輔助隊進駐,爭取每周定期免費對公眾進行培訓,推廣普及全民急救技能。公園現場的保安人員告訴記者,他們定期會進行培訓,遇到突發事件,AED 的使用流程是了解的。
相比之下,為數眾多的民營體育場館中,配備 AED 還屬罕見。拾號體育是位于海珠區的一家較為知名的社會球場運營平臺,目前在海珠區有三個足球場館。場館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,其中一個場館(楊青店)配備有 AED。據該管理人員表示,每次場館承接賽事時都會與賽事組織方溝通,要求配備專業的醫療人員在現場,并攜帶 AED 設備,他們也會把 AED 調到比賽場館,作為備用。埃里克森事件發生后,他們在考慮是否讓每個場館都配有一臺 AED。
位于燕子崗體育場的廣州銘途足球俱樂部今年也購置了一臺 AED,放在俱樂部的康復室內,商家贈送培訓課程,俱樂部每周組織教練員和工作人員進行急救培訓,確保每個人都會實操。俱樂部副總經理黃曉丹告訴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,俱樂部主要進行足球培訓工作,面對的是青少年。雖然購置一臺 AED 要花費三萬多元,但是值得。" 這也是給家長一個信心,給他們也給我們多一重保障,規避一些意外風險。" 不過黃曉丹也表示,像他們一樣配置 AED 的俱樂部和球場其實并不多。
記者走訪了幾家民營場館,包括室內羽毛球館以及室外網球場等,場館運營人員普遍不愿多談 AED,甚至有的場館方連 AED 是什么也不清楚。
體育公園黨群驛站內的 AED 外殼
市民反饋
期待配置更多生命保障設施
對于運動場館是否配備 AED,市民普遍表達關注和期待。
常在廣東奧體中心網球中心打球的劉先生是大學教師,他曾在新加坡居住過一段時間,據他介紹,新加坡居民區的每棟住宅幾乎都有配備 AED,因此他對于 AED 的作用和使用相當了解。" 有的時候體力消耗過度,供氧不足,出現心跳驟停的情況,如果能用 AED 及時施救,就可能把生命挽救回來,所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配備。" 劉老師還建議,如果體育場館有配備生命保障設施的話,可以在市民訂場的時候予以提醒," 我會更傾向于選擇這樣的場館 "。
在科新路一家羽毛球館打球的中學老師翔哥也是場館配 AED 的堅定支持者:" 我在很多場館打過球,目前來講很多球館都沒有配備(AED),運動人員出現心跳驟停猝死,現場事例我都見過。" 翔哥補充說," 有配備肯定是好,多了一層防護和保障,同時還要教會人們如何使用。"
松風是一名跑步教練,創立了一個跑步俱樂部,店址在天河體育中心。他告訴記者,天河體育中心目前只有游泳館配備了一臺 AED,他個人認為不足夠。" 心跳驟停的黃金救援時間是四分鐘內,如果有人在 500 米外出現心跳驟停情況,普通人跑過去大概需要 3 分鐘,更何況拿著機器跑,從這個角度計算,天河體育中心一圈 900 米,至少需要配置 3-4 臺 AED 才比較合理,建議設在體育場出口的明顯位置上。" 松風今年計劃找一家贊助單位給自己的俱樂部資助一臺 AED," 我是跑步教練,我覺得有義務和責任給大家普及科學、健康運動的基本知識,也是給大家提供一些保障。"
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,如今有運動習慣的市民對 AED 的認知度正在大幅提升。他們知道 AED 是什么,但往往對于自己身處的場館有無 AED 并不太清楚。在二沙島體育公園運動的王先生告訴記者,可以通過手機軟件查詢廣州市范圍內 AED 的配置地點。記者在微信小程序救命地圖里搜索,以體育西路為坐標五公里范圍內,顯示有四十多臺 AED,但大部分集中在商場、寫字樓和診所內,一些體育場館內的 AED 并未顯示,比如天河體育中心游泳館的那臺便沒有顯示在地圖上。以奧體為坐標,奧體配置的三臺 AED 也未顯示。
專家觀點
理念意識不強 宣傳普及不夠
李輝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科、重癥醫學科主任,他在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,在院外非創傷性的心跳驟停里,除顫是唯一可以終止室顫的方式,除顫救治占了院外非創傷性心跳驟停救治的 70% 以上。醫院使用的除顫儀操作流程比較繁瑣,但 AED 是比較簡單的 " 傻瓜機 ",操作只有開機、接電極以及分析、按除顫按鈕三個步驟,是很適合非專業人員使用的一款儀器,適宜在社會普及。
平日也喜歡運動的李輝表示,據他平日觀察,一些運動場所,比如羽毛球館等,基本上沒有這樣的配置,即使有也沒有明顯的標志,一旦出現突發情況,不一定能在第一時間找到。另外,雖然是 " 傻瓜機 ",日常的基礎培訓也必不可少。" 據我所知紅十字會有在做這方面的工作,我們業內的專業人士也在不斷呼吁做此類培訓。但總體而言,廣州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、完備的課程去推廣,沒有達到全民普及的程度。"
體育公園負責人馮昕則告訴記者,體育場館 AED 的配置問題,一是資源二是意識。如今配置一臺 AED 看品牌,價格在一萬多到三萬多元不等,一旦使用過一次,就要更換一次電極片,電極片的成本在 800 元到 1000 元,用過的電極片還可以當日程培訓教具使用,另外四五年更換一次電池。" 這個成本跟挽救一條人命相比,太值了!"
為何民營場館普遍不愿配備 AED?有相關器材從業人員告訴記者,價格只是其中一個因素,但并非決定性因素,最重要的是國內這方面的理念、意識不強,宣傳普及不夠,還有一個就是責任界定的問題。" 因為沒有相關法規要求,如果不配的話,在發生事故時反而沒有責任;但如果配了之后不會用或者用錯了,反而會有可能承擔責任,這也是場館方的擔憂所在 "。而在國外,因為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,AED 的配備非常普遍,甚至有的發達國家做到了像滅火器一樣的社區標配。
號稱 " 傻瓜機 " 的 AED(自動體外除顫儀)
人大代表
這是必備城市設施 體現對生命的尊重
廣州市人大代表雷建威一直關注公共場所 AED 配置問題。去年廣州市兩會期間,他提交了《關于提高廣州市公共場所 AED 設施的配置密度,大力推進心肺復蘇急救知識普及的建議》,今年兩會,他舊事重提。
" 我是廣東志愿者聯合會副會長,做了十幾年的志愿工作,心臟復蘇術是我們聯合會重點工作之一,所以我對這個領域很關注。" 雷建威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說," 今年市衛健委給我的答復是,擬將 AED 設施配置列入廣州市 2022 年民生實事遴選事項。"
據了解,廣州市衛健委已經制定了《廣州市推進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儀配置三年行動計劃》,計劃在 " 十四五 " 期間,以政府主導、多渠道籌措資金、部門(企業)負責、有序推進的方式,全市實現配備 AED 設備 4500 臺(即每 10 萬人口配備 30 臺 AED),力爭到 2025 年,全面覆蓋全市標志性交通樞紐及景區、大型運動場所、街道辦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人流密集場所。
經過一年多的努力,對于目前 AED 普及取得的進展,雷建威還是感到了一絲欣慰,但他也指出,相對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,廣州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。" 作為超大型城市,這是必備的城市設施,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,也體現了城市管理水平。"
【來源:金羊網】
公司名稱: 天一醫療
手 機: 15904897058
電 話: 0471-4905170
郵 箱: nmgty2013@163.com
地 址: 內蒙古呼和浩特賽罕區中海財富廣場C座4層